緣起

:::

一、政策說明

為實踐落實「政府部門的施政應該由『社區』入手」、「經營大台灣,要從小社區做起」的施政方針及實現讓「林業走出去、民眾走進來」的社區林業理念,自91年3月起試辦「社區林業─居民參與保育共生計畫」。該試辦計畫實施後普受各界支持肯定與熱烈迴響。試辦計畫已達成初步政策目標,為擴大公眾參與國家森林經營之管道,全面推動社區林業,在計畫操作模式不變之原則下,於93年7月起將補助須知內容修訂為「社區林業─資源調查篇」、「社區林業─林政篇」、「社區林業─水土保育篇」、「社區林業─造林綠美化篇」、「社區林業─育樂篇」等五篇章,並將之更名為「社區林業計畫」,讓社區可參與更多面向的林業經營,也使本計畫更貼近本署林業經營管理之需求。
94年2月,行政院鑒於健全的社區是台灣社會安定的力量,隨即責成各部會於4月份共同推動「台灣健康社區六星計畫」,以產業發展、社福醫療、社區治安、人文教育、環境景觀、環保生態等六大面向作為社區發展及評量指標,並整合政府目前相關部會既有計畫資源,分期分階段輔導並協助社區發展。「社區林業計畫」屬於環保生態面向中加強自然生態保育策略的直接有關之施政計畫。為凸顯「社區林業計畫」的環保生態特色,並與環境景觀面向有所區隔,於94年10月起將原有「社區林業計畫」申請內容的五大篇章整併為三個篇章-「自然資源調查篇」、「森林保護篇」、「森林育樂篇」。
 

二、社區林業計畫設計理念

社區林業強調的是民眾的參與,如何鼓勵民眾參與,培養社區自主能力,以達成與社區部落共同經營國家森林之社區林業目標,實無法一蹴可幾,且彼此需要一段學習、調適過程,以凝聚共識及做好準備。為將社區林業的理念化為實際行動,本署依據社區總體營造的理念及做法,採循序漸進的方式分三階段推動,其中社區總體營造強調培養社區居民「由下而上」、「社區自主」、「居民參與」、「永續經營」的民主精神及社區生命共同體意識,是「社區林業計畫」最重要的核心精神。我們嘗試在社區營造的過程中融入資源保育與永續利用的理念,讓社區整體發展能建構在資源保育的基礎上,並在社區發展過程中,引導居民學習自然保育等相關知能,以強化社區森林經營能力,進而達成與社區共同經營國家森林的目標。 
社區林業計畫是在居民參與的操作前題下,由生態文化重建與傳承出發,凝聚居民共識及培養社區自主能力為目標,與社區部落共同學習、調適和成長,讓居民重新認識、關心自己的鄉土,進而對土地產生感情、採取合理的社區發展行動。
 

三、社區總體營造的操作模式

「社區總體營造」是一個全面性、整體性規劃參與社區經營創造的過程,本計畫之操作模式大致可歸納為下列步驟: 
(一)培養社區自主性
激發居民積極參與社區公共事務,發現社區自身的問題,決定社區未來發展方向,讓社區居民有自我實現的成就感。
(二)建立組織系統
組織系統是一個雙向溝通的管道,地方可透過組織將意見傳達到中央,而中央的想法也能藉由組織與地方溝通。此一組織的建立可藉由:
1.強化現有的社區團體及社區發展協會功能。
2.鼓勵社區居民自發性成立基金會、相關協會等社區組織。
(三)結合學者專家等人力資源來處理事情
社區營造工作無法單打獨鬥,需要結合社區組織、地方人士及專業工作者共同集思廣益,貢獻分署長,一起為社區展開規劃。規劃工作由帶領居民認識故鄉,找尋故鄉特色,並整合社區資源做起。
1.展開社區資源調查,尋求切入點。
2.建立社區文化資源資料庫。
3.尋求旅居他鄉之本地居民,或移居至本社區的外地居民,一起投入社區的營造工作。
(四)以社區自然與文化特色切入社區總體營造工作
由社區居民共同參與、規劃、整合社區自然、人文、經費等項資源,辦理具有社區特色,並能凝聚共識的各類社區活動。
(五)整合各相關單位資源
推動社區總體營造層級很多,資源散布在各部會。所以,行政院於94年4月14日推動「台灣健康社區六星計畫」,作為各部會社造資源的整合平台。社區組織要能加強對各相關單位的行政協調,爭取資源,讓相關經費能共同挹注,以推動社區全面性營造工作。
瀏覽人次:4001 最後更新日期:2016-08-02